中小型蛋雞養殖場轉型升級的幾點建議

  • 必贏76net線路科技
  •   最近一段時間 ,有幸與不少蛋雞養殖圈的朋友就行業發展的方向 、難點等問題做了一些交流 。大家比較一致的觀點是 :蛋雞養殖規模化趨勢明顯 ,行業集中度在快速提高 ;未來蛋雞場存欄1-5萬羽的中小型養殖場將成為行業的主力 ;10萬元以上的中大型養殖場市場份額將逐步增大等等 。對於1-5萬羽存欄的這類中小型養殖而言 ,自身的生存 、發展正麵臨著環保 、人力緊張 、設備與房舍升級改造等等問題 。筆者就此根據自己的所見 、所聞 、所想給出幾點建議 ,供這類中小型養殖場生產經營的轉型 、升級做參考 。
      首先 ,要確保你的養殖場不在禁養區內 ,否則除了拆遷沒有其他的選擇 。如果在限養區內 ,你的雞場升級改造方案要能得到主管部門的認可 ,不然也可能麵臨著拆遷的可能 。即便是在可養區範圍內 ,在環保 、食品安全等監管日益嚴格的趨勢下 ,你的雞場升級 、改造工作也必須是目的明確 、行之有效 、主管部門認可的 。建議這類養殖場的升級改造方案 ,至少圍繞以下幾個目標製定 :確保環保達標 ;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 ;生產環境可控 。
      為此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 、生產模式上 ,改變以前育雛育成 、產蛋全階段 、小而全的生產方式 ,集中財力 、物力 、人力升級改造產蛋雞舍 ,把育雛育成工作交給專業的育雛育成場 。隨著競爭的加劇和生產管理水平的提高 ,育成雞的質量已經有很大的提高 ,中小型養殖場已經沒有必要拿出土地 、房舍 、資金等有限的資源自己去做育雛育成工作 。行業分工協作趨勢明朗 ,中小型養殖專注產蛋舍的工作 ,把它做精做專 ,也是生存 、發展的利器 。
      2 、基礎設施設備改造方麵 ,將以前的開放式 、半開放式雞舍 、階梯籠飼養升級為“密閉式雞舍 、層疊式籠具” 。對中小型養殖場而言 ,這樣的改造需要的資金可能有點壓力 ,但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雞糞不落地 ,利於加工 、處理 ;養殖密度增加 ,能提高單位麵積的產出 ;舍內環境相對可控 ,利於取得優異的生產成績 ;降低對強壯勞動力的依賴 ,能提高勞動效率 。
      3 、生產管理上 ,雞場老板主抓設施設備的維護工作 ,確保環控 、撿蛋 、清糞等關鍵設備的運行 。撿蛋 、舍內衛生這類相對簡單的工作 ,可利用周邊閑富的勞動力 ,按需雇用 ,按工作量計酬 ,靈活結算 ,無需聘請固定的員工(若能固定幾個人隨聘隨用則更好)。抗體監測 、疫苗接種等工作 ,也可委托給專業的單位或團隊去做 ,明確好標準即可 。
      4 、經營上 ,以“賣好蛋 、淘好雞”為目標 。如果當地存欄量不大 ,則建議深耕周邊市場,盡可能貼近終端消費者 ,減少中間環節 ,每斤雞蛋多賣三五毛錢應該沒有問題 。如果周邊存欄量大 ,蛋品靠外銷為主 ,建議聯合幾家同類型的養殖場 ,與銷區廠商直接對接 ,保質保量為其直接供應 ,每箱雞蛋也可能多賣出十來塊錢 。隨著食品安全監測越來越嚴 ,銷區貿易商與產區一定規模的養殖場直接對接的意願越來越強 。大家合作前定好規則與標準 ,合作過程中嚴守規則 ,實現雙贏則大有可能 。
      5 、心態上 ,對行業前景要有信息 ,對現實則要冷靜 !要能居安思危 ,不能賺了錢 ,賬麵上有結餘就盲目擴大規模 ,要深知行情波動變化大 ,資金斷鏈則會被淘汰 。對來自主管部門各項監管 ,不能抱有僥幸心理 ,須知搞養殖就是做人的食品 ,責任重大 ,必須按法規 、按市場需求高標準要求自己 。在飼養品種的選擇上 ,不可盲目跟風 ,不能看到今年養某個品種很賺錢 ,明年就盲目的跟進 ,尤其是特色品種 ,其需求空間有限 ,少一點可能很賺錢 ,多一點則有可能還不如大路貨 。在發展上 ,切記有多少錢就搞多大規模 ,甚至大量借貸去擴規模 。至少在現階段 ,規模還不能等同於效益 。仔細掂量一下 ,自己能把多少雞養好 ,能賣好多少但 、能賣好多少雞 ,想清楚了再決定搞多大規模 。賬算明白 ,量力而行 ,方得始終 。對於中小型養殖場而言,做好設施設備的升級改造 ,以自家兩三代人為生產管理的主力 ,適度規模 ,紮紮實實搞好生產 ,必定能成為蛋雞養殖行業效率最高 、效益最好 、生存能力最強的群體 。